2024年12月,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主辦的《科技傳播》雜志發表了王韜團隊的論文《以健康需求為導向的醫學傳播學理論發展與SACRE模型建構》,首次系統提出醫學傳播學SACRE模型:也就是由專業醫務人員(Scientific subjects,S)作為醫學傳播網絡中的科學性主體,生產、傳播和把關傳播內容的科學性;患者(A1)、親屬(A2)、易感者(A3)和公眾(A4)嵌套組成的四級科普對象(Audience,A)是科普內容的接受者;科學性主體(S)根據場景選擇合適的傳播途徑(Route,R),將醫學科普內容(Clinic Content,C)分發觸達不同受眾(A),并檢驗科普效果(Effect,E)。SACRE模型的提出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現代醫學傳播學學科內涵。
現代醫學傳播學的理論框架在2019年出版的首部理論專著《醫學傳播學——從理論模型到實踐探索》中得到了初步確定。在提出了醫務工作者作為傳播主體和公眾健康指標作為評價方式等原創理論之外,依然借鑒了傳播學的“5W”模型。此次SACRE模型的提出充分體現了以患者及公眾實際健康需求為導向的醫學知識傳播的復雜性、系統性和科學性,為醫務人員開展醫學科普和健康指導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也使得醫學傳播學作為醫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其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明確和鞏固。至此,醫學傳播學獨有的完整理論體系基本形成。
近期,科學技術普及法完成首次修訂,其中強調新技術新知識科普、治理網絡偽科普流傳、壯大科普人才隊伍等關鍵信息引發廣泛關注。建設醫學傳播學學科,推動其學術交流、場景應用和教學實踐,無疑會對醫學新技術新知識傳播、壓縮健康偽科普流傳空間、培養醫學科普人才隊伍起到至關重要的正向推動作用。本論文的發表將進一步激發醫務人員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的熱情,推進醫學傳播學的學科建設。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Android版
iPhone版
iPad版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